麻醉菜鳥逛年會:第65屆麻醉年會心得

綜觀幾年來的趨勢,大會內容正逐漸從傳統的藥理、生理和實驗室研究轉向,正嘗試著跟科技結合,甚至探索著跨團隊跨領域的可能性。

這次終於是以稍稍符合資格的第一年住院醫師角色參與第65屆麻醉醫學年會。這次大會訂定的主題是個人化麻醉與快速康復(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精準醫學在癌症治療上燒的火熱,而麻醉方法因為軟硬體和監測儀器的發展順勢搭上熱潮。雖然被電腦或機器取代的聲浪云云許久,但一直到去年的年會,大會才首次將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數據科學(Data science)相關議題提升到大會主題層級。今年則是以更宏觀的個人化、客製化來包裝類似的概念。

更多預測模型和方法的出現讓麻醉方法可以更加客觀和直覺。舉例來說,監測腦波和麻醉深度的密度譜陣列Density Spectral Array (DSA)以及預測術中低血壓的model (Hypotension Prediction Index, HPI)便一躍成為最炙手可熱的題材。另外,被視為神藥的肌肉鬆弛反轉劑sugammedex在近幾年進入台灣,也讓麻醉給藥的空間有更大的自由。

這些創新和進步正在以前所未見的速度向前。傳統上以生命徵象搭配藥理、生理上麻的「經驗」可能很快地被挑戰。

深深認知到能夠靈活擁抱新觀念和技術的人才能跟得上脈動,但同時卻也對這些若有似無跨領域的數字分析過程感到惶恐:這些電腦分析出來的數字真的完全正確嗎?它會不會有當機的一天?完全仰賴這些儀器上麻會不會出事?那責任歸屬又該如何劃分?

My wife about one hour after her right hemicolectomy surgery.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 Unsplash

大會的另一個重點是快速康復(ERAS),其目標是希望整合圍術期(perioperative period)的照顧,加速病人手術後恢復情況、即早回歸原來生活。這樣的提案非常需要跨團隊、跨時間的合作。手術前不只需要過去10分鐘的麻醉評估,理想情況下可能還必須將時間往前拉至幾周甚至幾個月前,以包括營養師、復健、麻醉、外科的團隊同時針對病人擬定手術計畫表:應該要做什麼運動強化心肺功能,吃什麼食物讓身體能夠撐過大型手術,而手術過程又要以何種麻醉方式來降低術後併發症、甚至可能提升預後,至於術後需不需要搭配神經阻斷(nerve block)來達成即早下床行動的目標也是另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那種可以獨自一人工作、下班就拍拍屁股走人的傳統麻醉醫師工作型態已經逐漸鬆動。我們已經要去評估病人在麻醉後中長期的影響,也需要團隊的合作而不是個人的單打獨鬥。

偶爾和臨床的知識和技術脫鉤,瞧瞧最新的學術趨勢也挺有趣!

Subscribe to Ting Ting 王亭婷 | On the road to an anesthesiologist.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