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日誌:當工作時需要分飾兩角

在選擇要使用民族誌(ethnography)的方式進行質性研究時,就無可避免的需要使用田野觀察作為其中一種研究方法。

觀察(Observation)的目的就是要直接見證事情的發生,而訪談得到的比較是相對間接、經過受訪者主觀詮釋的思考。作為兩種不一樣的資料,卻可以都拿到比對分析,進行資料的三角檢証(triangulation)。

> Estos binoculares han quedado en la familia por muchos años. 
Los mismos, además de formar parte del extenso banco de Unsplash, han participado en varios Films -Videoclips.
Aquí, a disposición para continuar su recorrido artístico!

> These binoculars have been in the family for many years.
 They, in addition to being part of the extensive Unsplash bank, have participated in several Films - Video clips.
 Here, at your disposal to continue your artistic journey!
Photo by tito pixel / Unsplash


六月初,趁著上夜班的前夕參加長庚醫教中心舉辦的「民族誌方法與寫作」演講,邀請台大社會系黃克先教授,從他深入萬華龍山寺街友生活的著作「危殆生活」(1)出發,和長庚的醫護人員介紹民族誌的運行方式。(感謝長庚醫教中心辦學的用心)

民族誌方法秉持著"be there and become native"的精神,以最最傳統的方式將自己的肉身浸泡在觀察對象的生活世界、紮紮實實的成為當地人,再從中找尋那個圍繞研究者本身腦袋許久的研究問題的解答。

教授一開始便笑笑提出疑惑,不知道一間醫院為什麼會邀請他來分享一個這麼社會學類的主題,感覺在這個醫療巨獸的體制內幾乎沒有實行這種方式的可能?畢竟民族誌的方法通常是進入一個跟自己毫不相關的群體和領域(為了避免有任何先入為主的主觀)。大家平常工作就那麼忙碌了,怎麼可能還有閒情逸致去進入他人的另一個世界呢?

但有沒有一種折衷可行的方法是,閱讀大量文獻來漠化自己習以為常的事件和情境,又重新的以一個幾乎是白紙的姿態來找尋工作場域的「驚訝」呢?

由於身邊幾乎沒有人有進入田野觀察的經驗,所以看了些仁傑提供有關觀察方法的文獻(2),以及參考真正以民族誌為方法發表的醫學教育類文章(3)(4),試著去仿效他們的研究方法,再回推到長庚住院醫師的上班模式之下該如何執行田野觀察。我把在田野(設定為林口二樓開刀房)的時間區分成自己上白班的時間,以及平日沒有排班的時段;晚上和值班的時間暫不考慮,因為工作的性質不太相同。

上白班的時段,我期望自己成為一個參與者就是觀察者(participant-as-observer),意即在執行麻醉工作時仍能適度的進行田野觀察。雖然進入資深住院醫師的行列,對於基本的麻醉技巧已經駕輕就熟,但實際上在執行時仍分身乏術。當我在聚精會神的從軟式支氣管鏡(fiberscope)看雙腔氣管內管(Double-lumen endobronchial tube)的位置正確與否時,其實根本無從注意到麻醉護理師站在哪邊,或做了什麼事。另外,身分的雙重性也導致我在互動時有些礙手礙腳,會刻意的想要和護理師交談,或誘發一些互動,反而不太完全符合平常的工作模式。

沒有上班的時候,事先鎖定想要觀察的住院醫師同儕、麻醉護理師和主治醫師,簡單的說明自己在房間的角色並徵詢他們的同意。之後便拿著自己的筆記小抄躲在角落(盡量)當個空氣人,以一副超然的姿態當個完全觀察者(complete observer)。第一次進行田野觀察其實也不知道重點,所以現場發生的人、事、時、地、物都盡量紀錄,後來才更體會從「描述的觀察」逐漸進展到「焦點的觀察」,能更聚焦在自己有興趣,或是能回答研究問題的事情。

雖然傳統的民族誌方法期望研究者進入的世界與原本自己所屬的完全不同,但已經有麻醉先備知識再觀察的過程中還是大大加分,甚至必要的。不然,就算夠認真事先知道一些麻醉用藥卻肯定還是會在沉沒在那些成員內部溝通OK、但是第三者完全不能理解的縮寫藥品海裡;又或是對每一個正在進行的步驟和原因不甚了解,在如此fast-paced的科別又怎麼能找到頓點來詢問麻醉護理師來龍去脈呢?


研究的初步結果順利投上2023年的歐洲醫學會(AMEE),雖然沒有口頭發表的機會,但透過長庚的support還是有機會能夠到現場參與盛會,並參加兩場會前工作坊(pre-conference workshop),有機會的話會再好好地分享。

  1. 黃克先(2021)。危殆生活:無家者的社會世界與幫助網絡 Precarious Living: Homeless People and the Helping Networks in Taiwan。春山出版社。
  2. 陳向明(2009)。觀察:我如何瞭解被研究者的所作所為?。社會科學質的研究。五南。
  3. Varpio L, Bidlake E, Casimiro L, Hall P, Kuziemsky C, Brajtman S, et al. Resident experiences of informal education: how often, from whom, about what and how. Medical Education. 2014;48(12):1220-34. 10.1111/medu.12549.
  4. Manias E, Street A. The interplay of knowledge and decision making between nurses and doctors in critical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2001;38(2):129-40. https://doi.org/10.1016/S0020-7489(00)00055-9.

Subscribe to Ting Ting 王亭婷 | On the road to an anesthesiologist.

Don’t miss out on the latest issues. Sign up now to get access to the library of members-only issues.
jamie@example.com
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