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性研究日誌:分析方法的讀書筆記

今天終於將第一筆資料完整的以開放編碼(open coding)的方式完成最初步的分析。只是第一筆,大概就已經耗費2個小時訪談、6個小時打逐字稿、3個沒有上班的白天編碼,才進入到第一步概念化的過程。


前幾個禮拜特地去長庚圖書館搜刮兩本質性研究分析方法的書籍,還用跨院區借閱的方式從長庚大學圖書館調來「紮根理論研究法」拜讀。下班後在寒風中捧著厚厚的書走在林口蕭瑟的冬季,竟然讓我回想到在倫敦跑去Senate Library念書的日子。對喜歡的事義無反顧,有點開心。

然而翻開書本找到目標章節看了一下,簡直是一團惡夢,虛無飄渺的內容完全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還是先闔上。

然後,換個角度想說且做且走應該…會摸索出自己適合的方法吧。

目前採取的作法是先將逐字稿縮小成兩列、列印成A4橫式,再使用不同顏色螢光筆圈選出適合編碼的字句段落,最後再用鉛筆於空白處書寫註解和發想出來的編碼。當心神都在對的位置時,編碼的過程流暢且充滿靈感;但在心浮氣躁時抓不到精髓,又想不到言簡意賅地用詞(就連是母語的中文也都如此困難)。有時,又會覺得自己面對文本,好像只是在做讀書筆記或是在換句話說,質疑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對不對或合不合理。

所以身陷瓶頸的時候又翻開了「紮根理論研究法」。

結果不一樣了!我發現書本的虛無不在飄渺了,好像讀起來有那麼點感覺。自己胡亂摸索的方法和一些微小心得,竟然在書中被白紙黑字給應證,然後就被這樣的相互映證給療癒了一番。

當我們將相似的事務歸類在一起,並將我們認為不相似的事物區別出來,我們就是在對事物所具備的一些相關特徵或屬性作出反應。在我們腦海中所激起的意象,可能會與一般人對這些事物的通俗文化觀點相當不同。如果我們對事物的意象,與一般或標準的想法不同,且能以嶄新的思維來看待這些事物、事件或事例,那我們就可以創造出嶄新的理論性解釋。

簡單來說,原來詮釋、看法、分類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頂多只有好或不好),超encouraging,不過,恩,真的跟習慣有正確答案的訓練大相逕庭。

分析過程雖然耗時,但意外地卻不至於乏味。過去上課老師提到的「概念會慢慢在反覆過程中浮現」,竟然是真的。接觸文本三次(訪談不算,打成文字稿一次、打完後的除錯、分析前圈選潛在關鍵字的仔細閱讀),但直到要著手進行資料分析的第四次,才感受到受訪者所說的話變成文字,再經過研究者反覆咀嚼後,那種會刻在腦海裡所形成的深度,是完完全全和把錄音檔聽過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新的元素和原本沒有察覺或習以為常的概念會一直跳出來。

雖然分析的資料是麻醉科習以為常的敘述,但因為分析過程是逼近近乎龜毛的狀態下,在每一個字詞被反覆詢問「為什麼」之後,自己反而拋下麻醉科住院醫師的已知束縛、退回到純粹分析者的角色,一些習以為常的臨床細節,以及「麻醉科是什麼?」、「麻醉科都在做什麼?」、「麻醉科為什麼要存在?」都能夠透過受訪者的言談和自我的詮釋獲得更深層的認識。滿喜歡這樣自我發現解答的過程。

所以我真的也相信書上所說的「研究者為質性研究的主要研究工具」。

而對研究工作的自我反思和感覺,也是促使我完成這篇日記的原因,希望以後有時間可以都慢慢記錄下來。